最新公告
政策法規
政策法規
首頁>政策法規>政策法規老舊小區既有住宅 加裝電梯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2023年11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老舊小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典型案例并回答記者提問。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陳宜芳、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峰、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吳景麗出席發布會,發布會由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副局長王斌主持。
1.老舊小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是改善老年人、殘疾人居住和出行條件的重要手段。請問,近年來國家及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支持加裝電梯,促進居民達成共識?
答:推進老舊小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是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部署,改善老百姓居住環境和出行條件,解決“懸空老人”、殘疾人等群體上下樓難題的重要舉措。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這項工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等多次作出部署。2018年以來,在各部門大力支持、各地方共同努力下,全國老舊小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推進順利,加裝量逐年快速增長。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國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近10萬部,2022年、2023年當年加裝量都在3萬部左右。目前,結合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快速推進,除了涌現出了一批典型案例外,也形成了相應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核心是解決居民關切的問題,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促進形成共識,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明確作為老舊小區改造重要內容。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文件,明確支持各地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大力推進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上硎苤醒朊鞔_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各項支持政策。在改造中,具備加裝條件且居民已有共識的,完善施工方案,盡快啟動加裝,讓群眾早受益;對具備加裝條件,但居民暫未形成共識的,先完成管線遷改、基坑施工等,為將來加裝電梯預留條件。
二是健全居民協商議事機制。充分利用老舊小區改造中建立的發動居民參與機制,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利用“互聯網+共建共治共享”等線上線下手段,開展小區黨組織引領的多種形式基層協商,促進居民形成加裝電梯共識。在具體協商議事過程中,要堅持“一梯一策”,耐心細致開展群眾工作,引導居民共同商定加裝電梯設計施工、資金分擔、后續管理維護方案,確保電梯裝得上、用得好。特別是在最高法的指導與支持下,這幾年鼓勵各地探索通過基層協商、糾紛調解、民事訴訟等方式,依法破解居民協商過程中“一票否決”難題。
三是建立多渠道籌資機制。采取“政策免一點、財政補一點、銀行貸一點、居民出一點”的方式,破解加裝電梯籌資難題。對老舊小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可按規定免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及其他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除中央老舊小區改造補助資金可予支持外,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政府及內蒙古等省級政府還安排專項資金予以支持。支持居民本人提取住房公積金、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用于本人或其父母、配偶父母自住住宅加裝電梯;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推出“加梯貸”,為居民提供低利率、免抵押信貸支持。各樓層居民按商定方案,按不同比例落實出資責任。
比如,上海市徐匯區龍水北路900弄加裝電梯項目總費用75萬元,政府補助28萬元,居民出資47萬元,2—6樓每層4戶,每層出資比例分別為6%、13%、20%、27%、34%。
四是優化電梯加裝工程項目審批。結合審批制度改革,精簡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程審批事項和環節,構建快速審批流程,積極推行網上審批,提高項目審批效率。推廣浙江杭州等先行地區經驗做法,由區、縣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聯合審查加裝方案,認可后由相關部門限期辦理立項、用地、規劃審批,實現“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步到位”。
五是加強質量安全管理。電梯屬于特種設備。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涉及電梯設備質量安全、樓本體結構安全和電梯井道施工安全等,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有失。督促各地堅決守牢安全底線,借鑒上海、江蘇泰州等先行地區經驗,制定加裝電梯相關技術導則,做好建筑結構安全性評估、電梯產品和施工方案比選、后續運行方案確定等工作,特別是嚴把加裝電梯施工圖審查、電梯安裝使用登記兩個關口,確保加裝電梯的施工安全、加裝后電梯運行安全、樓棟結構安全。
六是建立運營維護管理機制。電梯要裝得上、還要保證用得好。對確定加裝電梯的樓棟,要同步引導居民協商制定電梯使用管理公約,明確轎廂環境維護、乘梯禁帶物品、緊急情況處理方法等事項,明確維保單位責任,保障電梯安全使用和日常維護,讓居民放心使用、安全使用。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總結推廣先行地區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督促指導各地采取措施、創造條件,加快建立符合當地實際的加裝電梯技術路徑、政策機制,強化加裝電梯政策保障。
2.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彰顯了哪些裁判規則和行為規范,對于化解同類糾紛有什么指導意義?
答:本次發布典型案例從不同角度闡示了老舊小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規則,這些規則既是裁判和執法規則,為人民法院和行政主管部門提供司法和執法指引,也是行為規范,為小區業主提供行為指引;既涉及電梯加裝階段的行為規范,也涉及電梯使用階段的行為規范;既涉及支持加裝電梯業主的行為規范,也涉及反對加裝電梯業主的行為規范。
一是關于加裝電梯的規則。加裝電梯屬于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行為,是應由業主共同決定的事項,根據民法典第278條規定,應當由專有部分面積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人數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同時,加裝電梯項目必須取得行政主管部門的審批手續,確保加裝施工不會對房屋主體結構安全造成危害,盡量降低對其他業主通風、采光、通行造成的不利影響。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中,對加裝電梯所需的業主表決程序和行政審批手續均作了嚴格把關,要求依法加裝電梯。
二是關于保障加裝電梯工程有序施工的規則。對于依法加裝電梯行為,同一單元上下樓層業主、同一棟樓相鄰單元業主、同一小區相鄰樓棟業主均應當予以尊重和包容,不得違法阻撓施工。如果其他業主阻撓施工,申請加裝電梯的業主有權請求排除妨害;如果其他業主阻撓施工造成損失,施工單位等受害人有權請求賠償損失。
三是不得違法拆除依法建成電梯的規則。對于已經依法建成的電梯,反悔或者反對加裝電梯的業主請求拆除電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即使加裝電梯會對其他業主通行、通風、采光造成一定影響,或者會占用少量公共綠地,其他業主亦應予適當包容。
四是合法加裝電梯的使用規則。目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糾紛主要集中在加裝階段,隨著加裝電梯增多、電梯運行時間增加,因電梯使用產生的糾紛也會隨之增加。一方面,反對加裝電梯的業主不得妨害其他業主合理使用加裝電梯;另一方面,反對加裝電梯或者未出資加裝電梯的業主因生活需要而需使用加裝電梯的,在合理分擔加裝和維護費用的情況下,應當依法受到保護。
3.近年來,居民對城鎮老舊小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呼聲很高,但各地實施難度也很大。請問,下一步住房城鄉建設部將采取哪些措施,來落實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相關要求,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作?
答:感謝您的提問。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既是件好事,也是件難事。至少有三難:一是達成共識難。加裝電梯高、低樓層的矛盾,涉及建筑物共有部分和專有部分物權問題,利益不容易平衡,居民也就不容易形成共識。二是資金籌措難。加裝一部電梯,不少地方建安成本達到50—60萬元,如果涉及管線遷改,還要增加幾十萬元成本;建成后每年的運行維護費用幾千元到一萬元,也是不小負擔。三是統籌兼顧要求高。加裝電梯需要兼顧居民意愿、樓棟加裝條件,要處理好滿足需要、節約成本、確保安全的關系,非??简灲M織協調,特別是群眾工作能力。
這幾年,我部通過將“積極推動有條件的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作為主題教育“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建立加裝電梯基層聯系點等措施,積極梳理總結各地的經驗做法,加快將先行地區行之有效、有推廣價值的政策措施,上升為國家層面制度安排,支持各地加快破解加裝電梯難題。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頒布實施,既對老舊小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也強調了房屋所有權人應當依法配合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法律責任,這對解決“一票否決”、促進居民形成加裝電梯共識有積極作用。
下一步,為全面貫徹實施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有效回應老百姓的需求,有序推進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住房城鄉建設部將繼續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進一步摸清需求底數。指導各地從建筑結構安全、空間條件和居民意愿等方面,開展加裝電梯可行性評估,摸清適合加裝、較難加裝、不適合加裝的樓棟底數,以更有針對性開展推動和指導工作。
二是努力提升基層協商質效。支持各地建立健全政府統籌、條塊協作、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專門工作機制,采取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結合辦法,暢通基層協商、糾紛調解、法律途徑等渠道,引導居民理性表達意見訴求,在各方需求中尋求最大公約數,多方式化解矛盾分歧。特別是要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社區基層組織、基層黨員、熱心群眾及專業技術人員作用,引導居民有效參與協商,努力讓矛盾分歧化解在基層,實現依法加梯、和諧加梯。
三是切實守牢安全底線。落實統籌發展和安全要求,把安全發展理念貫穿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各環節和全過程。督促各地明確政策、完善機制,統籌做好群眾工作、建筑結構安全性評估與驗收、電梯產品和施工方案比選、后續運行方案確定等各項工作,確保加裝后電梯運行安全、樓棟結構安全,不僅能夠裝得上、用得好。
四是努力做好各項保障。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搭建政企合作平臺,引導有資質、有信譽、口碑好的電梯企業研發推出滿足需求、成本適當、安全可靠,適合既有建筑加裝的電梯產品和技術,并主動提供電梯加裝報批、施工及運維服務;鼓勵組織集中帶量采購電梯設備,為居民爭取價格優惠、優質售后服務和質量保障。針對不同結構、不同類型既有建筑加裝電梯需要,組織動員全國勘察設計、施工單位、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專業機構開展技術攻關,遴選出優秀設計方案,供各地參考借鑒。
五是積極加強普法宣傳。積極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等相關法律普法宣傳活動,普及加裝電梯適用的法律條文知識,增強群眾依法溝通協商意識,弘揚中華民族與鄰為善、守望相助等傳統美德,推動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加裝電梯的良好氛圍。
4.隨著更多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可能會有新的鄰里糾紛產生,但鄰里對簿公堂往往會激化矛盾,不利于構建友善社區、和諧社會,對此類糾紛如何開展訴源治理,讓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答:良醫治病于未發。鄰里糾紛是典型的熟人之間的糾紛,如果放任糾紛發展并將此類糾紛全部引入法院,反而會因訴生怨、積怨成仇,不利于糾紛化解。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共同發布典型案例,就是要指導各級人民法院和行政主管部門堅持“抓前端、治未病”,用好調解這個“東方經驗”,將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結合,開展多元解紛,加強訴源治理。
一是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德治是最好的訴源治理。與鄰為善、守望相助、互諒互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民法院要在法治宣傳和裁判文書中大力弘揚法治、文明、和諧、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當事人互諒互讓。社區和家庭一樣,以讓為要、以和為貴。此次發布的多起典型案例,都有原來反對加裝電梯,后來需要使用電梯的情形。如果當初以讓為先,讓電梯早日裝起來,后期就會更早享用電梯帶來的便利,也不會引發其他業主的反對。王某、竇某訴駱某、陽某等侵權責任糾紛案中,樓上業主在已經勝訴并已完成電梯加裝的情況下,仍然主動出資為二層反對加裝電梯的年屆九旬的老年人增設電梯入戶連廊,以便于其使用電梯,充分保障了老年人權益,使鄰里關系更加和諧,殊為可貴。
二是堅持法治與自治相結合。我國是人口大國、經濟大國,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矛盾糾紛會不斷增多。中國人民有厭訴的傳統,尤其是鄰里之間,都不愿打官司,希望協商解決糾紛。人民法院應當充分利用基層群眾自治性組織、公益組織等社會力量在化解糾紛中的作用,引導人民群眾協商解決糾紛,將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于萌芽。例如,剛才陳庭長簡要介紹了浙江杭州某小區業主因加裝電梯產生糾紛的調處。該小區居民就加裝電梯產生爭議,導致項目擱置長達4年之久,根據部分業主申請,當地街道辦邀請資深律師、經驗豐富的調解員、工程技術和特種設備專家以及民情議事員等5人組成聽證團,并邀請各方業主的代理人也參加聽證,通過充分釋法說理、溝通交流,自發解決糾紛,讓糾紛不出街道,達到了很好的訴源治理效果。
三是堅持將司法審判融入社會治理大局。張軍院長強調,要堅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把訴調對接的“調”向前延伸,主動融入黨委領導下的社會治理體系和訴源治理大格局,支持開展“無訟”村(社區)等創建。各級人民法院將在黨委領導下繼續與住房城鄉建設等行政主管部門、調解組織通力協作,通過發布典型案例、制定政策文件、開展聯合調解、指導人民調解、推動訴調對接等方式,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多元解紛和訴源治理,匯聚化解矛盾糾紛的合力。
>> 上一篇:物業侵占采暖費 業主如何維權
>> 下一篇:城中村改造應分類施策